【中国制药网 行业动态】据悉,日前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组织制订的《药品经营企业物流服务能力标准》和《涉药运输企业医药物流质量及服务能力评估标准》已完成13家涉药物流企业的现场分类分级评估工作,预计半年后有望被作为行业标准发布,这将推动我国医药物流行业的发展,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近些年,随着医药市场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从旁促进,医药物流领域的格局开始生变。2016年,我国决定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批准等7项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项,这也任何符合药品运输的企业都可以入局抢占市场。在此背景下,一些非专业的涉药物流企业也开始相继进入医药行业。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医药物流总额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预计到2020年,医药物流总额则将达到3.8万亿元。与此同时,在市场吸引、政策驱动下,行业竞争变得愈发激烈,更多第三方物流巨头加速进军步伐。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医药物流市场规模逐渐壮大,增长空间可观。但是从药品质量安全的角度来看,社会物流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医药运输、储存、管理等方面知识和人员,在医药运输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难以保障运输的规范性和药品的安全。
一方面,传统医药商业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方面更重视,在运营《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仓库方面也具备成熟的经验,但是在物流运营效率、运输及配送方面普遍存在资源和能力不足的情况。
而社会物流企业虽然具备成本低、资源配送能力强的优势,但由于这些企业人员属于“外行人”,存在对医药行业储运的特殊要求理解不深、质量意识有待提升、具备药品专业知识的人员配置不足等短板。
因此,从目前药品流通管理情况来看,涉药物流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部分社会物流企业操作中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有待规范。
另一方面,现有的法规监管力度和医药物流行业标准亟待提升。业内表示,涉药运输涉及很多参与人员,他们的专业能力包括涉药运输过程管理的可控性、可保障性、可追溯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在运输的过程中,存在不可预知和难以控制的风险。
因此,加强合规的医药运输管控体系建立与完善,才能进一步减少医药物流运输的风险,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此次两份标准有利于确保医药物流供应链战略落地,进一步保障国家健康安全。其中,此次涉药物流分类分级评估标准在起草期初还邀请了多家跨国制药企业参与,将借鉴跨国制药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理念,融入欧美GDP、美国供应链安全法案、WHO对医药物流服务的要求。
据悉,目前这两份标准正处于审查阶段,审查合格后将走上发布的流程,预计半年左右后会作为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