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近日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肽生化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肽多肽新药研发会议拉开序幕。本次会议吸引了各大洲多肽药物研发企业、院校的多肽专家、中美药监局专家、美国药典(USP)以及生物制药领域风投机构等行业大咖参与。大咖们围绕多肽药物研发、生产、质量及法规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多肽药物成市场开发热点(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据了解,多肽药物由氨基酸组成,药物代谢产物也是氨基酸,而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因此多肽药物毒性小,安全性高。目前,多肽药物市场已超过200亿美元,各类多肽药品种达80余个。慢病治疗领域占多肽药物市场的75%以上,更是多肽药物的核心市场。尤其是在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全民医疗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多肽药物优势越发明显。
多肽药物暗藏巨大的市场商机,近年来我国多肽类药物研发领域也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局面,新的药物也不断出现并被批准生产。但是我国多肽药物开发总体仍落后于发达国家,相关项目占比不足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5%。其中受工艺、设备及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具有大规模生产化学合成多肽药物能力的企业较少,多肽药物行业仍处于供方市场,市场竞争相对缓和。
在我国,多肽药物生产不仅难成规模,而且质量低。据悉,目前,我国药企生产销售的三十余多肽药物中,基本是仿制药和
原料药,且以天然物提取的活性成分为主,污染大、附加值低、质量不稳定。然而与我国不同的是,近年来,主流的多肽药物均为人工合成或结构修饰而来,不仅成分均一、质量稳定,而且生产过程中污染少、效率高。
人工合成多肽药物是目前市场开发的热点,但是人工合成技术也对药企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其需要质量控制严格、合成及分离纯化工艺稳定。对此我国需吸取教训,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推动关键技术平台建设,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多肽类药物。且在合成以及分离纯化工艺中下大功夫,促进相关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多肽药物仍以国外品牌为主,国外产品在我国多肽药物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多肽类药物研发力度,力争形成风格和优势,在上打出品牌,逐步扩大本土多肽类药物在市场的份额。同时,还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重视和支持产学研结合,加快科研成果产业转化进程。
如今多肽药物已经成为药物开发的主流。我国不仅要在多肽药物生产方面下大功夫,而且在给药方面,我国也需要不断加强创新,努力开发新的多肽药物输送设备。据悉,由于多肽药物分子量远远大于传统小分子药物,且生物活性和结构紧密相关,因此给药方式仍然是以皮下注射等方式为主。但是这一方式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患者不适,造成患者依从性较低;另一方面也导致临床上费用支出的提升。
给药途径已经成为制约多肽药物开发的瓶颈之一,我国要想多争夺多肽药物市场,不仅需要加强相关技术、设备等的创新,提高多肽药物的生产能力,而且在给药方面,我国企业也需要加大力度,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开发出更加方便的输送设备,找到更加好的给药方式。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