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制药通APP了解更多制药 行业资讯

打开APP
商品详情
11

L-丝氨酸 营养药

参考价
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武汉市

武汉远成共创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型号:     厂商性质:经销商
湖北武汉武昌中山路496号
进入商铺全部商品

产品简介

产品名称: L-丝氨酸 营养药
CAS: 56-45-1
标准: 国家标准
有无证: 有证
天然/合成: 合成
级别: 通用级
含量: 99%
外观: 白色粉状
包装: 25KG/纸板桶
成份: L-丝氨酸
理化属性: 六面形片状结晶或棱柱形晶体。分子式:C3H7NO3 分子量:105.093 密度:1.6g/ml 熔点:222℃ 沸点:394.8℃ 闪点:192.6℃ 溶解性

产品详情

 L-丝氨酸 营养药

 L-丝氨酸 营养药

 

L-丝氨酸

【中文名称】: L-丝氨酸

【中文同义词】: 絲氨酸;絲胺酸;羥丁胺酸;L-丝氨酸;L-蚕丝氨基酸;Γ-羥-Α-胺丁酸;2-胺-3-羥丙酸;L-β-羟基丙氨酸;L-丝氨酸,99%;丝氨酸 (SER)

【英文名称】: L-Serine

【英文同义词】: SER;L-SER;SERINE;L-Serin;L-SERINE;H-SER-OH;L-Ser-OH;H-L-SER-OH;SERINE, L-;SERINE,USP

【CAS号】: 56-45-1

【分子式】: C3H7NO3

【分子量】: 105.09

L-丝氨酸化学性质

【熔点】 : 222 °C (dec.)(lit.)

【比旋光度】 : 15.2 º (c=10, 2N HCl)

【密度】 : 1.6

【闪点】 : 150°C

【储存条件】 : Store at 0-5

【溶解度】 : H2O: 50 mg/mL

【形态】: powder

【酸度系数(pKa)】: 2.19(at 25℃)

【颜色】: White

【PH值】: 5-6 (100g/l, H2O, 20℃)

【水溶解性】 : 250 g/L (20 ºC)

【升华点】 : 150 ºC

【Merck】 : 14,8460

【BRN】 : 1721404

【稳定性】: 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CAS 数据库】: 56-45-1(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L-Serine(56-45-1)

【EPA化学物质信息】: L-Serine(56-45-1)

L-丝氨酸 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鉴别试验】

取0.1%试样液5ml,加lml水合茚三酮试液(TS-250),应出现红紫色或紫色。

取试样约500rag,溶于10ml水中,加200mg高碘酸并加热,应产生甲醛气味。

【含量分析】

DL-丝氨酸(01126)相同。

【毒性】

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2.320,2000)。

【使用*】

占总蛋白质量的8.4%(FDA,§172.320,2000)。

【化学性质】

六面形片状结晶或棱柱形晶体。 溶于水(20℃,25g/100ml水)。

【用途】

用作生化试剂和食品添加剂

【用途】

用于生化研究,组织培养基的制备,医药上用作氨基酸类营养药。

【用途】

生化研究。配制组织培养基。

【用途】

营养增补剂。

【生产方法】

由L-丝氨酸含量多的蛋白质水解后,由离子交换树脂回收而得。

由甲酸乙酯与马尿酸乙酯作用而得。

以糖类为原料经发酵法制得。

【生产方法】

在碱性条件下以DL-丝氨酸和氯乙酰氯为原料反应,减压蒸干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活性炭处理、酰化酶I拆分后得产品。

【生产方法】

方法一、水解法

以蚕茧茧衣为原料进行酸水解, 然后用离子交换水进行分离纯化。

工艺过程:茧衣[酸水解]→[HCl, 110℃, 24h]水解液[脱酸、脱色]→[732树脂,氨水,pH3.5-8]洗脱液[分级分离]→[717树脂]收集液[浓缩、结晶、精制]→[薄膜蒸发]→L-丝氨酸

酸水解 在水解缸内放入茧衣30kg, 在加入150L浓度为6mol/L的HCl, 搅拌加热保持110℃ 24h后, 冷却至60℃以下, 再过滤, 滤渣以五倍滤液量的纯水洗涤,洗液合并到滤液中,约得800L的水溶液。

脱酸脱液 将水解液100L, 以100-120ml/min的流速自上而下通过处理成H+型的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子 (150mm×2000mm 聚氯乙烯, 两根各内装树脂25L), 再用纯水洗去色素至无Cl-的清澈液。 接着将浓度为0.3mol/L的氨水, 以80-100ml/min的流速, 自上而下通过柱子进行洗脱, 直至流出氨基酸,并收集pH3.5-8范围内的洗脱液。 zui后再用1mol/L的氨水, 洗酪氨酸,并去氨浓缩结晶得酪氨酸粗品。

分级分离 取上述洗脱液, 上常规处理为OH-型717阴离子交换树脂柱4根:

第1根 150mm×2000mm, 内装24L树脂(聚氯乙烯)

第2根 150mm×1800mm, 内装22L树脂(聚氯乙烯)

第3根 150mm×1600mm, 内装20L树脂(聚氯乙烯)

第4根 150mm×1400mm, 内装10L树脂(聚氯乙烯)

首先将1mol/L NaOH溶液把洗脱液调至 pH7-8, 以120-150ml/min流速上第1根柱子,至树脂饱和后用纯水洗至中性,再将第1和第2根柱子串联, 用0.1mol/L HCl洗脱, 流速约为80-100ml/min, 至流出液有氨基酸时开始收集,共收25瓶 (1000 ml/瓶), 再串联第3根柱子, 待有氨基酸流出时收集50L, 弃去第1根柱子。 串联第4根柱子, 再继续洗脱, 至流出液有氨基酸时,收集到pH2-3时为止, 大约50瓶。 对各组收集液作纸层析, 将含丝氨酸的收集液合并。

浓缩、结晶、精制 将上述合并液用薄膜蒸发浓缩至有结晶出现, 冷却后加入约2倍量的无水乙醇并置冰箱过夜, 析出结晶后过滤, 烘干, 得L-丝氨酸。 按茧衣计算, 收率约4%。

方法二、添加前体的发酵法

L-丝氨酸在生物体内代谢运转速度极快, 直接发酵法生产很困难。 一般多采用添加前体的发酵法。 添加的前体主要有甘氨酸、甘氨酸*内盐或甘油酸, 其中以甘氨酸为前体的巳工业化。 产生菌可分为两类:异氧型和甲基营养型细菌。

异氧型菌株, 甘氨酸生产L-丝氨酸

甘氨酸[嗜甘氨酸棒杆酸或丁烷诺卡菌或白色八叠球菌]→[发酵]L-丝氨酸

甲基营养型菌株, 甘氨酸生产L-丝氨酸

甘氨酸[假单胞菌或生丝微菌或甲醇同化菌球形节杆菌]→[发酵]L-丝氨酸

方法三、化学合成法

DL-丝氨酸可有以羟基乙醛为原料的合成法等, 然后拆分得L-丝氨酸。

以羟基乙醛为原料的合成法

以溴代丙二酸二乙脂为原料的合成法

以乙烯基化合物为原料的合成法

方法四、酶法

以化学合成DL-丝氨酸的中间体DL-2氧代噁唑烷-4-羧酸(DL-OOC)为原料, 使用酮假单胞菌生产的L-OOC水解酶或从枯草杆菌生产的OOC消旋酶作用, 生产L-丝氨酸。

DL-2-氧代噁唑烷-4-羧酸(DL-OOC)[L-OOC水解酶或消旋酶]→L-丝氨酸。

 

 

在线咨询 热线电话
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