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医疗器械海外市场增速强劲,业内:2024年或是行业出海元年

来源:制药网
2024/1/30 11:15:5538258
  【制药网 市场分析】当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9582亿元人民币,近7年复合增速约17.5%,预计未来5年,器械领域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有望继续保持较块速度增长。
 
  近期以来,医疗器械企业已陆续发布2023年业绩预喜公告,其中多家提及海外市场推广带来的产品销量增加,助力企业整体业绩的增长。
 
  例如,心脉医疗1月29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到12.01亿元,同比增加31%到34%;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75亿元到4.92亿元,同比增加33%到38%。对于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公司称,报告期内公司新产品及海外市场推广力度持续加大,产品销量增加使公司销售收入及利润稳步增长。
 
  惠泰医疗1月2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1亿元至5.65亿元,同比增加42.45%到57.81%。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开展各类市场营销活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3年各产品线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等。
 
  三友医疗2023年净利润虽然同比下降50.21%到60.70%,但公司也已将目光投射到海外市场。公司在2023年业绩预告中表示,除了在传统的脊柱和创伤领域继续丰富公司产品线外,公司紧跟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发展前沿,积极进行多项战略业务的布局,在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创新技术领域加强投资并积极拓展海外高端市场。
 
  据了解,2023年12月,三友医疗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500万欧元,通过全资子公司参与Implanet公开发行股份,将将后者成为三友医疗控股孙公司。后续,三友医疗将通过Implanet加强在全球高端市场,特别是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骨科市场的学术推广和市场开拓,从而促进公司国际业务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
 
  在业内看来,随着集采常态化,短期内器械耗材企业需要尽快采取其他动作,才能顺利走过阵痛期,而出海无疑是一条新的增长曲线,这也是越来越多器械企业积极布局出海的原因之一。
 
  从政策端来看,相关部门也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例如,2023年底时,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在北京联合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强调继续支持医疗创新、共同推动好的医疗装备“走出去”。日前在京召开的2024年全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对2024年医疗器械监管工作部署重点任务包括以加快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上市为重点。随着利好政策支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将有利于国产医疗装备更自信得“走出去”,预计2024年或是整个行业的出海元年。
 
  东吴证券建议,2024年围绕“老龄化+创新+出海”把握医疗器械三大主线。医疗设备政策友好,国产替代+海外出口推动长期稳定发展;院内高值耗材:集采逐步出清、进口替代空间大,行业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院外医疗器械老龄化趋势加速康养需求释放,看好渠道强、性价比高的自费产品;上游器械领域,该行继续看好上游器械精密制造能力提升带来的新客户、新订单加快落地;低值耗材领域,国内低值耗材公司产品性价比高,2024年随着海外客户去库存见底,新产品逐步发力,预计相关公司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100亿美元小核酸药物市场逐渐觉醒,药企们纷纷重仓慢性病领域

下一篇:2024年,中药企业或加快将目光聚焦“出海”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