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国内创新药企争相“出海”,东南亚成热门站点

来源:制药网
2023/4/14 11:03:2243919
  【制药网 行业动态】目前,随着国内创新药研发热情的持续高涨,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内卷,越来越多具备实力的国产创新药企业都已开始积极寻找出海之路。其中,生物医药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市场一直是不少国内Biotech“出海”的站点。不过,近年来,可以明显发现在药企出海潮下,有大批企业已开始瞄准东南亚市场加速出海。
 
  4月12日,康方生物宣布,公司与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共同合资的正大天晴康方与Specialised Therapeutics(ST)公司签署了一项合作与许可协议,以授予其公司自主研发的安尼可®(PD-1单抗,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11个国家的独家销售权。正大天晴康方仍保留安尼可®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权益。
 
  3月底,君实生物与康联达生技也在新加坡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共同宣布,将设立合资公司在东南亚地区9个国家,包括泰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越南,对特瑞普利单抗进行合作开发和商业化,并且双方计划将更多好的创新药引入东南亚市场,满足当地患者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海外业务已累计拓展至超过30个国家。
 
  2022年5月份,诺辉健康与Prenetics Group Limited共同发布了常卫清“出海”东南亚的战略合作。合作协议显示,诺辉健康与Prenetics将全面整合双方在市场与渠道拓展、产品与服务运营的资源,共同推动常卫清(KRAS基因突变及BMP3/NDRG4基因甲基化和便隐血联合检测试剂盒)在中国香港、澳 门、台湾的上市和市场覆盖,并计划同期探索其他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机会。
 
  2022年2月消息,金斯瑞生物的新加坡生产研发基地正式投产;同年6月,科兴集团宣布,计划投资20多亿新元(合折100亿人民币),在新加坡设立科研设施和国际商业总部;7月,国内CRO头部公司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发布公告,计划未来十年用20亿新元,约合99亿人民币在新加坡建设新的研发生产基地。
 
  而早在2021年1月,信达生物就与印尼企业Etana就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达攸同)达成合作协议,授予Etana达攸同 (印尼商标Bevagen )在印度尼西亚的独家许可,Etana将负责将达攸同推向当地市场。随后在2022年 6月14日,信达生物方面称,达攸同已在印度尼西亚获得上市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及宫颈癌这五种高发肿瘤。
 
  业内分析认为,当前蓬勃的经济增长动力、巨大的市场缺口、不断优化的政策以及对中国药企而言的重要战略性,都在让东南亚成为中国药企的下一个淘金地。不过,要注意的是,国内药企闯关这一市场也将迎来诸多挑战,比如需要熟悉不同国家的监管、注册要求,如何选择合适的出海合作伙伴,产品如何高效覆盖整个东南亚国家等等。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当下想闯荡东南亚的药企应该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干眼症治疗市场空间广阔,大批国产药企在该领域展开布局

下一篇:这家靠眼科创新药“出圈”的药企,不到半年两位副总裁相继离职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