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23年,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成果将不断诞生并转化落地

来源:制药网
2023/2/3 15:04:4246167
  【制药网 行业动态】回顾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总体来说是稳步发展的一年。展望2023年,业内预计,今年会有相关的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合成生物技术、智能技术等技术领域的研发成果不断出现和转化落地,同时,这一年也将是中国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企业发展的重要年份。
 
2023年,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成果将不断诞生(图片来源:制药网)
 
  新年伊始,全球生物医药领域频频报喜,关于生物医学研究、人工智能加速药物发现等方面取得的临床试验进展。
 
  例如,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2023年以来,包括癌症、阿尔茨海默病、肥胖等备受关注的治疗领域的临床实验进展消息不断。
 
  据CNBC报道,美国FDA于美东时间1月6日(周五)加速批准了渤健&卫材株式会社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药物lecanemab,这也是FDA自2003年以来批准的第二款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被业界寄予了厚望。数据显示,美国目前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650万人,这种不可逆的疾病因会破坏患者的记忆和思维能力,甚至让患者失去执行力。研究表明,lecanemab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患者认知能力下降情况。
 
  肥胖是我国一大健康问题之一,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超重、肥胖或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目前全球市场对于相关治疗方案的需求迫切。不久前,礼来在投资者会议上称,已获FDA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适应症的tirzepatide,有望在2023年获批肥胖适应症,且降重效果提高了20%以上。在中国,tirzepatide用于肥胖治疗的研发已处于临床III期试验阶段,另外,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针对减重的III期临床已完成。
 
  除了跨国药企以外,本土药企有关减肥药适应症的临床实验也在推进。有数据显示,当前国内20款可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在研GLP-1创新药中,包括信达生物、石药、恒瑞医药、甘李药业、汉森制药、东阳光生物等产品的研发均包含肥胖适应症,从进展来看,其中信达生物的mazdutide已进展到临床三期阶段,2022年11月,公司宣布该产品在中国超重或肥胖III期临床研究GLORY-1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再比如,在智能技术领域,传统制药模式存在研发成本高、耗时长、风险高等缺陷,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有望打破这些困局。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制药、科技型企业相继布局入局AI制药赛道,资本也不断加码。虽然目前尚未有一款AI制药产品问世,但进入2023年,有关AI制药的临床状态有望相继更新。
 
  据悉,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研究实验室DeepMind将在2023年推出一些重磅生物技术,AI制药的临床试验初步结果也有望在2023年向全世界展示。
 
  在国内,AI制药头部企业英矽智能基于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Pharma.AI研发的IPF(特发性肺纤维化)候选药物ISM001-055,已于2022年7月已启动在中国的1期临床试验,完成了首批健康受试者给药。据悉,这是头个在中国进入临床试验、由人工智能发现和设计的药物,初步验证了AI制药的能力。ISM001-055预计于2023年上半年进入下一阶段。而在英矽智能现有的超过30款在研管线中,除了ISM001-055以外,还有7个项目已经处于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至新药临床申请(IND)阶段,即将在2023年陆续进入临床阶段。
 
  业内认为,2022年受疫情、资本市场下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医疗投融资市场整体呈现出“冷”势。进入2023年,预计这一情况或发生改变,生命科学投资或出现回暖情况。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活跃,资金大多都将用于创新

下一篇:百亿数字疗法市场,已成药企、资本重金押注新对象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