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研发进展不畅,这款获重金“押宝”的FIC新药陷入了停摆

来源:制药网
2022/12/8 10:03:3142208
  【制药网 产品资讯】一直以来,恒瑞医药都主张自主研发和生产,但也有过BD合作,据业内不完全统计,在2021年以前,恒瑞医药过去10年内引进的创新药BD合作项目就达4项,主要聚焦于癌症、抗感染、眼科等不同疾病领域。2021年,恒瑞医药又宣布斥资13亿人民币将大连万春布林的FIC新药GEF-H1激活剂“普那布林”收入囊中,并拟耗资1亿元入股大连万春。不过,从研发进展来看,这款花重金引进的新药目前似乎陷入了停摆状态。
 
  在海外,普那布林曾向美国FDA递交了上市申请,但于2021年12月被驳回,FDA给出的理由是因为单一注册临床研究(普那布林106三期临床研究)的数据不足以充分证实普那布林的临床价值,还需要第二个对照注册临床研究来提供证据支持。
 
  在国内,普那布林的CIN适应症申报NDA(新药上市申请)于2021年5月被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但目前尚未有审批消息传出。
 
  截至目前,针对联合开发普那布林的进展,恒瑞医药在相关公告中表示,已向大连万春支付了2亿元首付款,但公司尚未开展任何关于普那布林的临床研究。
 
  而根据万春医药此前公开的临床研究数据,这款新药并不逊色。
 
  2020年11月,万春医药宣布,普那布林联合培非格司亭vs培非格司单药治疗乳腺癌化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的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PROTECTIVE-2达到主要终点,联合治疗组和培非格司亭单药组未发生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百分比分别为31.5%和13.6%。此外,研究的所有关键次要终点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次年8月,万春医药又宣布,普那布林针对另一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二三线患者(EGFR野生型)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达到总生存期的主要研究终点彼时的结果显示,与标准治疗多西他赛相比,普那布林联合多西他赛在OS主要终点和多项次要终点,包括ORR、PFS、24月生存率、36月生存率、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都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差异。
 
  另外,普那布林已于2020年9月先后获得中、美药监机构在预防CIN领域的“突破性疗法”双认定,并且在2021年,普那布林的CIN适应症NDA申请先后获得美、中两国相关部门受理并被授予“优先审评”资格。
 
  目前,这款药虽然尚未有研发进展消息,不过在恒瑞医药不惜花重金“押宝”这款药的背后,也可见公司加速布局肿瘤领域的决心。
 
  近年来,恒瑞医药瞄准抗肿瘤药领域,持续加强研发,形成了丰富的研发管线,几乎涉猎大部分类型的抗肿瘤药物。2021年,恒瑞医药在研项目的治疗领域中,小分子中肿瘤比例为55%、自身免疫为18%,代谢性疾病为8%,心血管疾病为4%,其他为15%;大分子中肿瘤、神经系统、自身免疫和心血管依次比例为72%、16%、8%和4%。
 
  恒瑞医药在重仓肿瘤治疗领域的同时,研发投入也持续走高。2021年,恒瑞医药的研发费用为59.43亿元,同比增幅19.13%;加上资本化研发投入2.60亿元,研发投入合计达6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4%,接近营业收入的四分之一,创了历史新高。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新动态:3个品种获得国内首家过评

下一篇:近期,又有多款国产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获批准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