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新突破!药企联合启动多肽偶联药物(PDC)临床试验

来源:制药网
2022/2/16 17:09:2536355
  【制药网 产品资讯】 多肽偶联药物(PDC)是一种新兴的靶向治疗药物,相比于目前ADC 药物,多肽偶联药物(PDC)具有分子量小、肿瘤穿透性强、免疫原性低等特点。近日多肽偶联药物传来新进展,药企联合,启动多肽偶联药物BGC0222临床试验。
 
  据了解,近日,苏州天马医药集团天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与高瑞药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多肽偶联药物BGC0222的技术转让协议。
 
  资料显示BGC0222是基于药品SN38开发的1类新药,属于一种新型的基于高分子载体的肿瘤靶向配体偶联药物。适应症包括结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小细胞肺癌、胃癌及脑胶质瘤等实体瘤。
 
  目前,BGC0222已经完成IND申报,天吉生物已将该项目多项适应症推进至I期临床试验,开始招募受试者,预计在2022年中完成入组。BGC0222项目对于天吉生物制药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公司从一个传统的仿制药企向创新药企的转型。
 
  分析人士表示,相信具有正确设计和靶标的PDC将通过提供更安全的药物来影响靶向治疗市场,未来,多肽偶联药物将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目前已有多种多肽偶联药物进入临床阶段。数据显示,目前,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包括分子发现)的多肽创新药项目有40项,占总数的50%;处于Ⅰ期、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的分别为15项、12项和7项;有5项处于临床试验申请阶段;临床试验获批的有1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多肽创新药项目中,至少有12项为多肽偶联药物(PDC药物)。
 
  据了解,除了上述药企联合启动多肽偶联药物BGC0222临床试验外,Angiochem公司开发的一款靶向LRP-1的多肽偶联物ANG1005进入III期临床研究。据悉,LRP-1 是在血脑屏障表面表达量较高的受体之一,而且肿瘤细胞表面也表达大量LRP-1。LRP-1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不但可以帮助药物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而且可以帮助药物靶向进入肿瘤细胞。
 
  Bicycle Therapeutics开发的多肽偶联物BT-1718处于I / IIa期。据悉,BT-1718是一种针对MT1-MMP的临床试验中的PDC,目前由Cancer Research UK赞助。该靶点在几种肿瘤(例如卵巢癌, 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子宫内膜癌)中过表达。BT-1718由特定的双环肽组成,该双环肽过可裂解的二硫键与DM1细胞毒素偶联。I期剂量实验耐受性良好,目前进展至II期。
 
  近期CDE网还显示,博瑞医药开发的PDC药物BGC0228临床试验申请获药监局批准。BGC0228是由疗效明确的拓扑酶Ⅰ抑制剂与具有肿瘤靶向的多肽结构偶联而成:BGC0228能靶向肿瘤组织高度表达的CD44,使药物在肿瘤部位富集,临床拟开发用于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治疗。
 
  多肽偶联药物(PDC)具有强力的肿瘤穿透性、无免疫原性以及生产成本较低等特点,相较于其他偶联药物,多肽偶联药物(PDC)具备更广的产业基础和临床价值。在我国,虽然这一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逐渐摆脱仿制而走向自主创新,多肽偶联药物(PDC)或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集采大降价!结肠癌进口药从千元进入百元时代

下一篇:超6亿元盐酸美金刚市场,又一国内药企入局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