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高瓴持续减持CXO行业的背后,原因有哪些?

来源:制药网
2021/11/1 10:21:2539926
  【制药网 市场分析】在国家鼓励医药创新的背景下,CXO(医药外包)行业站上风口,加上该行业没有集采风险,景气度比较高,今年备受投资者的青睐。不过下半年以来,高瓴持续减持CXO行业的动作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8月25日,高瓴从泰格医药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退出,而截至6月30日时,高瓴还持有750万股,位列第10大流通股股东。
 
  9月24日,高瓴继续减持方达控股2197.4万股,持股比例从5.57%下降至4.50%。据了解,高瓴投资方达控股并持有该股长达2年之久。
 
  随后在9月30日,高瓴又从凯莱英十大流通股股东退出,预计至少减持该股36%的股份。而截至6月30日,高瓴还至少持有凯莱英220万股,并位列其第6大流通股股东。
 
  据了解,高瓴一直以来非常看好且重仓了CXO行业。例如,药明康德上市前高瓴就参与了63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上市后2019年7月26日又重仓入股48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持有2535.67万股;2018年6月,通过受让实控人叶小平股权方式入股泰格医药;2020年10月,高瓴通过定增认购凯莱英440.53万股(斥资近10亿),占到总股本的1.82%,成为公司第6大股东;方达控股于2019年5月底于香港联交所上市,高瓴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规模高达5000万美元。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高瓴开始频频减持CXO行业?这是否意味着资本对CXO行业的态度已经生变?业内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方面,经过两年高景气度发展后,CXO行业公司股价普遍很高,因此获利减持属于正常现象。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收盘,药明生物、凯莱英、康龙化成、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的市盈率分别达145.51倍、105.69倍、103.12倍、101.26倍、63.28倍。而CRO指数从2019年至今的两年时间内上涨了384.43%。
 
  另一方面,在创新药蓬勃发展态势下,CXO行业前景虽然依然值得看好。根据2021年6月份Frost&Sullivan发布的报告预测,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1年的2241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312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6.9%。中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1年的298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5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3.1%。
 
  但在CXO行业前景向好的背后,行业也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2021年7月初,《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发布,文件提出“新药研发应以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为最高目标,当选择非最优的治疗作为对照时,即使临床试验达到预设研究目标,也无法说明试验药物可满足临床中患者的实际需要,或无法证明该药物对患者的价值。”业内认为,这一文件的发布,意味着对抗肿瘤药物研发在资金投入和临床设计上的要求更加严格,将对CXO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此外,6月28日,国家卫健委还制定并发布《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2021年版)》;7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又印发《关于规范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在业内看来,这一系列的政策落地后,创新药的研发和商业化都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CXO行业的订单。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国内药品包装机械设备市场规模超过200亿,高端市场有待挖掘

下一篇:各大药企纷纷扩充产能,对制药设备需求或将不断增大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