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我国深化抗肿瘤药物审批改革,药企积极布局

来源:制药网
2021/4/12 10:47:0032784
  【制药网 行业动态】 癌症防控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中国癌症负担不断增加,据了解,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大力开展新药审批改革,推出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缩短了新药上市时间。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抗肿瘤新药获批数量显著增长,其中,自主研发的新药占比接近40%。
 
  随着审批效率的提速,我国在抗肿瘤药物领域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同时一些企业在这一领域也开始积极布局。
 
  如近日,专注于开发肿瘤支持用药物的公司——岸阔医药完成A+轮融资。据悉,通过A轮和A+轮融资,岸阔医药已经累计获得3500万美元的支持。而这些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岸阔医药正在美国开展的多中心2期临床试验,以及未来18个月内要开展临床试验的后续4个项目的研发。
 
  据了解,肿瘤支持用药的主要作用是治疗抗癌药物产生的副作用。而副作用一直都是抗肿瘤药物都绕不开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抗肿瘤药物的终端市场中,支持用药占比超过20%。尽管临床上存在着迫切的未满足需求,但专门从事肿瘤支持用药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还非常少。“希望岸阔医药的布局或将给这一领域带来好消息。”有业内人士表示。
 
  另外主要从事新型靶向抗肿瘤药物新药研发的双天使生物,近日也获得数千万元投资,该笔投资主要用于公司的新药研发。据悉,其候选药物SF-2具有两类三个重要靶点的抗肿瘤小分子药物,能解决联合用药带来的毒副作用叠加、代谢不同步和医疗费用高等问题,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初步制剂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初步安全性试验,药效试验显示对肺癌、胃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与其对标药物舒尼替尼相比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预计将在2022年底完成向NMPA申报新药临床试验。
 
  近年来,我国推出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肿瘤新药上市的速度。数据显示,中国抗肿瘤新药获批数量从2015年的2个增长到2020年的38个。在政策的鼓励下,我国抗肿瘤药领域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笔者获悉,近期国家纳米中心等在克服肿瘤耐药性研究中取得进展,再传来好消息。
 
  据悉,肿瘤耐药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限制了癌症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针对这一难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王海和马里兰大学教授何晓明合作,设计制备了基于碳纳米洋葱和氧化硅杂化纳米材料,并在其表面修饰褐藻素,通过该载体同时携带化疗药物和药物外排泵抑制剂,实现耐药性肿瘤细胞的逆转,避免对正常组织保护能力的干扰。相关研究成果以Carbon nano-onion-mediated dual targeting of P-selectin and P-glycoprotein to overcome cancer drug resistance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抗肿瘤药物领域好消息不断,这给患者带来了福音。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治疗方案、治疗手段不断丰富,中国所有癌症的5年生存率持续提高,一些恶性肿瘤的诊疗已先迈入“慢病管理”新阶段。业内表示,要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这还需要进一步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跨领域健康管理策略落地,同时也要关注构建覆盖疾病防控到预后康复的“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反垄断政策不断,医药行业将迎进一步规范发展

下一篇:4月医药行业人事变动加速,多家药企高层已离职

相关产品

Benzocaine

Benzoca...

面议
*中间体

*中间体

面议
*

*

面议
*原料药

*原料药

面议
Tetracaine, USP,丁卡因

Tetraca...

面议
*

*

面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