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集采常态化下,医药行业将发生这些大变化

来源:制药网
2020/10/3 9:11:3742213
  【制药网 行业动态】自2018年11月国家启动“4+7”药品集采试点工作以来,不到2年的时间,就已经进行了二批药品集采工作,目前第三批药品集采也已进入实操阶段。随着药品集采从试点到全国扩围、再到马上进入常态化运作阶段,医药改革正呈现多方面推进之势,不可避免会对医药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那在这些影响之下医药行业又将发生哪些大变化呢?
 
  药企创新药研发将愈演愈烈
 
  带量采购本质上是激发创新的一次变革。尽管短期内节省医保开支抑或切实降低百姓用药负担的效益更为显著,但从长期来看,政策目标是催动创新药及创新药研发产业链的高景气。因此,随着带量采购的日渐常态化,越来越多制药企业已经意识到,长期只专注于一般仿制药的研发生产将挣不到钱,布局创新药才将得到更大幅度的发展。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带量采购政策的铺开,药品生产企业可以通过一次性集中交易获得规模化订单,中标品种的销售推广强度将大为降低;生产企业在促销、流通等环节的费用也将大幅减少。而在种种利好因素叠加,为企业提供了研发创新的资金土壤的大环境下,国内药企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并站稳脚跟,必将会加紧转型升级,将更多资源继续投向新药研发。
 
  医药零售产业变局加速
 
  长期以来,医院市场是处方药的主要销售阵地。但随着带量采购政策的逐步推进之后,未中标的品种几乎失去了全国主要的公立医院销售市场。为了挽回昔日的市场份额,这些品种纷纷发力院外的零售市场销售。
 
  有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三大终端药品销售额实现17955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公立医院终端市场份额虽然还是较大,2019年占比为66.6%,不过相对于2018年的67.4%而言有所下降;而与之相对的是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在2019年占比23.4%,已经持续多年得到增长。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医院作为处方药销售主渠道的功能正在迅速被弱化,未来药品销售主渠道将从医院向专业药房转移,布局终端零售市场的企业或将迎来更多利好。
 
  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处方药转战零售市场过程中,药厂与药店如何找到共生共赢的关系,目前仍面临种种不确定性。对于药店而言,短期内有望享受到集采带来的行业红利,但长期看,集采亦会推动行业集中,产业发展将充满变局。
 
  近一半医药代表或被淘汰
 
  受带量采购政策的冲击影响,药企正面临巨大的成本控制挑战。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国内本土企业还是外企,医药代表团队解散消息开始变得越来越常见。例如,去年北京嘉林药业由于在集采扩围中,公司的阿托伐他汀钙产品“阿乐”未能中标,而受此影响,10月下旬,北京嘉林药业就宣布了解散销售团队;与此同时,跨国药企赛诺菲也优化分流了波立维的医学团队以及销售团队。
 
  从以上综合来看,医药代表的好日子在现今带量采购常态化下确实已经大不如前。有行业人士指出,医药代表阵痛才刚刚开始,未来5年左右或会有一半的医药代表被淘汰,尤其是那些非专业的无法真正做学术推广的医药代表。未来,医药代表将逐渐回归到原本学术推广的初衷上。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全国集采效应显现,医院用药市场格局生变

下一篇:药企再现“裁员潮”,有企业裁员100人并暂停研发新药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