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网 市场分析】近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文件主要涉及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购药服务;完善经办服务等6条指导意见。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6条指导意见的出台,有望推动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在全国范围内的“遍地开花”。
其实,自2012年开始,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就已经开始迅速发展,从2012-2018年市场就从67亿元增长至4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37%,反映出我国医疗市场对互联网医疗的迫切需求。按照这一增幅,2020年行业规模将突破940亿元,而在政府的密集政策利好和疫情的刺激下,甚至有望超过千亿元。
实际上,近年来国家为了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也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早在去年9月份,国家医保局就明确对部分互联网医疗服务实施收费,以及纳入医保支付,不过各地方进展不一,整体速度较慢。据统计,仅山西、山东、吉林等地区出台了相应的价格政策。
而受此次疫情影响,2月7日国家印发《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2月23日,武汉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此外还有浙江、天津、江苏、上海等在疫情期间也将互联网诊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在这之前,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互联网医疗领域值得期待、重要的政策突破就是将其费用纳入医保。但长久以来,除了建设互联网医院的实体医院不多,还只有少数省市将互联网+医疗健康纳入医保,且以问诊费为主,药费都未纳入。
因此,《意见》的出台将明显有望解决线上诊疗支付端问题,也将显著提升居民选择线上问诊积极性,驱动居民就医习惯的转变,进而刺激更多的实体医疗机构建设互联网医院。
业内表示,未来随着国家层面不断提升对互联网医疗的重程度视,相关行业有望“供需双增”,并有望推进“互联网+”医疗模式迎来高速成长期。届时,A股相关布局互联网医疗的上市公司有望明显受益。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