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严格考究每一道工艺 提高中药制药质量

来源:中国制药网
2018/12/13 13:52:0743185
  【中国制药网 行业动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中医药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但是行业内有传言“中医或将毁于中药”。
 
  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
 
  有业内分析,“中医可能毁于中药,不是毁在中药价格上,价格虽然有问题,但随着国家监管趋严,未来不会出问题;主要是在于原材料,找国医大师开出药方,但某一味药材买不到或者买不到有效药材,不能成方,也不能发挥中医优势,所以我们也呼吁,药企要建设基地,未来可以可持续的使用药材。”
 
  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迫在眉睫。有业内表示:“中国大多数中医药用的原材料基本上依赖于野生,现在常用药600多种,80%依靠野生,20%有种植的,这0%的种植过程中,种植的量其中有50%要靠野生,随着环境出现问题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未来可能存在一个有医无药的状态。”
 
  为避免有医无药的情况出现,现在一些企业开始布局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中药原材料基地建设对于中医药产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制药企业表示,他们的选药标准是“地道、纯洁、上等”。因此加强高质量原材料基地建设更是迫不及待。
 
  提高生产工艺水平
 
  要提高中药制药质量,除了要有好的原材料外,先进纯熟的制药生产工艺同样不可少。生产出高质量的中药产品,那么每道工序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考究。
 
  据同仁堂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原料采购进厂的驴皮是干的,将它变成阿胶的道环节就浸泡,浸泡过程要定期换水,一是除掉驴皮杂质,二是保证驴皮不被泡得变质,这道工序完成后,就进入到煮皮环节。
 
  据介绍,煮皮要用常压罐,同仁堂选择的常压罐是按照古法熬煮的工艺对驴皮进行处理,熬煮前和中间分别加两次水。熬煮好的液体称为浓缩液,呈乳白偏黄色泽,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处理,分离出的清澈液体进入减压浓缩装置二次蒸发,等到黏稠浓厚的胶液初始形态出现后,再进入打沫车间,利用一口口的圆底锅,将胶液经过数小时熬制和搅拌,过程中用漏网除去浮沫,观察阿胶原液的形态,当棍子挑起的原液呈现“挂旗”状态时,这道工序就宣告结束。
 
  加工好的阿胶原液经过静置、切块、干燥、包装等环节,才能进入到消费者的视线。据介绍,干燥时间在所有加工环节中耗时长。整体算下来,一块干驴皮加工成晶莹剔透的阿胶,需要近3个月的时间。
 
  另有负责人表示,如今自动化生产线让阿胶生产效率提高了好几倍,但在“打沫“、“挂旗”等阿胶关键生产环节,同仁堂依然延续着手工操作,这是北京同仁堂传承的手工艺精髓所在。
 
  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中药产品,就需要严格考究每一道工艺,对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才能生产出好的品种。如今随着中药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医药"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开始有了中医药的身影。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4+7”中标药企如何保证产能和质量?

下一篇:河北省前三季度医药增速超19% 质量同步提升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