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云南列出35种短缺药,鱼精蛋白等在列

来源:中国制药网
2018/4/12 13:31:2962048
  【中国制药网 行业动态】4月11日,云南卫计委公示了《云南省短缺药品清单(期)遴选结果》,计有35种药品。

  在这35种药品中,一些“老大难”的短缺药品,如鱼精蛋白、异烟肼、维生素K1等都在列。其中,部分药品出现短缺现象频频发生,业内分析原因大概有3种。
 
  其一是生产性因素,如鱼精蛋白、原料药取自鲑鱼,这些药品受季节性的影响,其供应不足时会造成短缺现象;其二是受政策影响,如有些地方集中采购时压价太狠,企业即使中标,但因为利润极低后放弃生产。此外,低价药因利润低,也不受一些公立医院的欢迎;后是投机和垄断因素,有些药品生产商数量有限,市场为了抬高价格就进行垄断,造成短缺现象。
 
  总的来看,短缺药品的出现主要因为:生产供应不稳定、利润低、垄断现象。
 
  为了打破短缺药品的困境,保障药品的正常供应,我国各省都设立了药品短缺的通报机制。例如,2017年6月28日,国家卫计委、发改委、食药监总局等9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
 
  《意见》明确,将重点围绕短缺药品清单内品种,组织开展短缺药品及其原料药生产供应保障能力评估,协调解决跨省短缺问题。合理界定临床必需药品短缺标准,建立国家、省两级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
 
  针对短缺药品的供应分类问题,《意见》提出,实施定点生产、协调应急生产和进口;注重掌握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库存,加强协商调剂等措施。业内人士表示,定点生产能够有效的缓解燃眉之急,但短缺药供给形成良性的动态循环,仍需借助市场调节的力量。
 
  同时,严格打击“垄断”、违法违规等行为。要求加强对原料药货源、企业库存和市场交易行为等的跟踪监测,综合研判苗头性问题和趋势,对涨价明显的药品及原料药生产流通企业密切关注,必要时开展成本价格专项调查。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列入短缺药品清单的139个品种中,有112个品种虽已解决,仍有27个品种还是短缺。
 
  2018年2月,工信部等4部委下发通知,组织开展小品种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小品种药。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药品短缺问题,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预计到2020年,实现稳定供应100种小品种药。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世界航天日!让药机人也一起仰望星空

下一篇:近段时间,药机人都在忙些啥?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