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17年中药生产预测 智能制造将成大势所趋

来源:中国制药网
2016/12/12 9:32:5738437
  【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提取、分离、纯化、配料、洗瓶、灌装、密封、检测、装盒、码垛……107只产业机器人默契配合,分毫不差地完成一系列生产线流程。这便是江中药谷的中药液体制剂车间生产的一幕。清水浸泡、砂锅煎煮、武火致沸、文火慢炖、药液滤出,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制剂形式完全被智能制造替代。

  据了解,江中药谷液体车间拥有中国的中药制造全自动无人生产线,被国家工信委评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该生产车间主任钟志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机械手自动生产线可以把人为的差错降到低,进而对产品品质有一个很大地提升和保障。作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中药谷自动生产车间的每台设备都是世界上水平的,智能制造得到诠释。


中药


  智能制造成大势所趋。要想实现中药制造产业的崛起,那么从落后的自动化生产向的智能制造转型是途径。

  笔者获悉,11月7日,由工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印发的《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规划指南》)中,明确提出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根据《规划指南》,我国医药产业智能制造的目标是,到2020年医药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大型企业关键工艺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制造执行系统(MES)使用率达到30%以上,建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规划指南》的发布,预示着中国中药制造产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2017年,中医药制造企业或将借助智能制造的不断崛起。

  那么中医药制造企业该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呢?专家认为,智能制造的意义主要在于实现标准化、柔性化、自动化。通过先进的技术提高工艺控制水平、提升工程装备标准、提高中药质量和疗效,奠定中药的化基础。而想要达到以上标准则需要打通制造过程环节的“信息孤岛”,实现机械与产品的信息交换,达到自主控制和优化,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柔化水平;企业之间实现产品开发、生产、经营管理等在不同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在价值链上实现与客户间的实时互通,有效交流,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带来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改变。

  “智能制造工程”是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新型制造模式,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笔者获悉,除了江中药谷以外,很多大型中药生产企业都开始试水智能制造,如天士力“现代中药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1.5亿元,是依据《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来规划实施的。针对中药产业在生产工艺、制造装备、在线控制等方面技术瓶颈,创新整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系统科学与工程、过程分析技术(PAT)等先进制造技术,建设成为符合FDA\EMA GMP要求的、以“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式”为特征的中药智能制造车间及技术体系。

  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崛起,2017年或将是中药智能制造爆发的一年。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国家大力支持医药制造的智能化路线,中药产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采取先进装备,提到产品精密度,将制造向‘智能化’转变,提高生产信息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使企业的生产由人工方式升级为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式,打造智慧医药健康产业链,做到低能耗,低污染,绿色发展,实现医药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协作共享、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迈向工业4.0时代。

热门评论

马上评论

上一篇:全自动发酵罐将助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

下一篇:冬季养生膏方进补 制膏机械不怕没“肉”吃了

相关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查看全部

返回首页